高齡族群老老照顧 3關鍵紓解壓力
近日臺中及桃園分別傳出兩起夫妻尋短悲劇,年長照顧者的壓力問題再度被搬上檯面。年長者照顧年長者稱為老老照顧,時間長、壓力大,且多半獨力承擔照顧及經濟責任,相當吃力。
根據衛福部2017年統計,1/3(34%)的主要照顧者年紀超過65歲,近9成為配偶或同居人,平均每日照顧時間為13.28小時;更有34%的人表示,過去1個月的健康狀況並不好。
當老老照顧日益普遍,如何適時提供協助管道,減少遺憾發生?
不想麻煩別人,掩蓋年長照顧者的求救聲音
「目前使用長照資源的家庭不少,但不是老老照顧,」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郭慈安坦言,長照資源要進到老老照顧家裡有困難,一是長輩接觸資訊管道少,不懂得尋求協助,二來是長輩不想花錢、不想增添家人負擔,且不願意外人進入家中協助,即使自己生病,也不放心將老伴假手他人照顧,自己一肩扛起、長期孤軍奮戰的結果,就是兩人雙雙病倒。
「照顧是一條漫長的路,需要幫手,」郭慈安嘆道,臺灣的平均照顧年限是7.8年,家總今年曾列出13項高風險家庭照顧者指標(*附註),譬如男性、年長、無照顧替手、不符合補助條件、照顧失智及精神病患者、個人有緊急醫療需求等,幾乎全是老老照顧的常見樣貌。
73歲的退休老師黃慧如,前幾年照顧100歲夫婿,也曾面臨經濟及體力不堪負荷的照顧低潮,差點走上絕路,尋求長照資源後,方才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目標。
「即使定期探訪,成年子女也未必看得出來長輩每天在退化,」郭慈安提到,長輩不想麻煩別人,在兒女面前很ㄍㄧㄥ,總是報喜不報憂說「沒事」。即使評估後不符合長照補助資格,是個無失能狀況的健康人,但長輩年紀大狀況多,郭慈安認為,還是需要經常關懷及看視,這時可以拜託住在附近、信得過的人,如親戚朋友或鄰裏長經常探訪,理解長輩的困擾及需求,提供必要協助,「這也是迷你版的社會安全網,」她說。
安心的居家照護環境 全民健康照護 - 居家照護無障礙 首頁 關於 照護精品 服務 照護誌 過半數高齡者常在居家住所發生意外事故 居家長期照顧的需求者,居家日常生活常感到有所不便,例如:進食、洗澡、上廁所。特別是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慢慢退化、動作緩慢,如果再合併其他疾病(如退化性關節炎、關節變形、中風、認知功能障礙),將使居家生活更為困難,若再加上居家設計不良,特別是常需俯前彎腰或爬高取物,除了影響日常生活功能,更會增加跌倒而引起更嚴重合併症的機會。 改善居家長期照顧的需求者居住的環境、方便性、安全性、舒適性,一方面可以減少意外的發生,另一方面可改善日常生活自我照顧功能。 我們重視每一個長照需求的家庭,為了達到居家環境的理想設置,我們提供完整的改善方案及諮詢、工程施作及售後服務,注重每一個環節,讓您能在安全無慮的居家環境中,提升照護品質。 大門、玄關 從室外空間... 更多資訊 走廊、通道 如高齡者獨... 更多資訊 樓梯 在傳統公寓... 更多資訊 衛浴空間 衛浴空間包... 更多資訊 臥室 高齡者活動... 更多資訊 人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要在「家」這空間中完成,特別是到了老年期和「家」的互動關係更加密切而重要。當長輩老年來到時,子女都盡可能的使用便利的「輔具」來照顧,卻忽略將「家」改善成對應「輔具」使用的環境。 居家環境設計與改造的目的,是希望藉以減低外在環境之障礙,使高齡者能在適當的環境中輕鬆且安全地執行日常活動,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從電動代步車、醫療器材輔具、照護用品,我們努力的提升專業與服務,因為理解與感同身受身心障礙者和行動不便者的需求與照顧者的辛苦,更結合居家無障礙環境改造,從設計及規劃到現場施工監工,累積了豐富的經驗,目前為台南市/高雄市政府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簽約之居家無障礙環境改造特約廠商。 如您有居家環境設計與改造需求,或尋求長照補助,歡迎您撥打客服諮詢:06-511-5193,我們提供到府丈量與估價服務,並依個案家庭狀況或經濟考量及提出具體設計規劃。 更多居家無障礙規劃... 應用實例 全民健康照護。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 全民健康照護。居家照護無障礙專家提出3關鍵,紓緩老老照顧壓力
關鍵一:鄰裏長適時提供資源
鄰裏長最了解裏民的需求及狀況,也最能把長照資源送到家。
「鄰裏長是很好的窗口,」站在長照第一線,新北市政府衛生局照顧管理督導吳泠諠直言,目前長照的宣導還不夠,民眾不理解、不會用而且無感,以她個人經驗來說,無力負荷的照顧案例,多半是鄰裏長主動發現介紹來的,鄰裏長熱心且獲得長輩信賴,透過社區佈告欄或上課方式,可以讓民眾知道如何運用長照資源。吳泠諠提到,譬如比較積極的裏長,會找長照專員去演講,說些個案故事,讓民眾理解原來這種狀況可以尋求幫忙。
她提到,這種演講多半安排在早上,裏長會事先利用社區廣播召集裏民,這樣就有機會接觸到照顧者及家屬;也有裏長在公寓大樓一樓的佈告欄,貼上「有輔具及長照需求,可找裏長幫忙」的公告,這些主動關心的簡單資訊,可以及早抓出潛在的高風險群照顧者。
吳泠諠也建議,裏長可以主動關心精障及失智症長輩,「他們比較容易在社區封閉的家庭,」她認為,多一點主動關心,就能少掉一些悲劇。
關鍵二:長照關懷據點主動訪視、關懷
除了鄰裏關懷,政府端則可利用長照資源體系,主動出擊,找出需要幫助的年長照顧者。
「可以比照獨居老人模式,將老老照顧列冊管理,」郭慈安提到,現在獨居老人被列為需要定期關懷的對象,老老照顧也可比照辦理。譬如目前全臺有3000多個關懷據點,若能將老老照顧的家戶列冊,然後逐一拜訪,找出高風險對象,提供適當關懷及服務,民眾對長照會更有感。
此外,照護據點也可多些彈性,考量一併照顧陪同上課的照顧者。「或許可以多一份餐,或者找點事讓陪伴上課的家屬有點事做,」郭慈安提到,當照顧者的生活有其他角色扮演,就不會那麼鑽牛角尖想不開。
譬如有位照顧者阿公以前是播音員,平時送阿嬤來據點上課,覺得據點活動無聊不想參加,有次工作人員熱情邀請阿公充當報時員,每次上課或活動就定點報時,阿公覺得很有意思,而且為了這項新任務,每天不缺席,跟著阿嬤一起來上課。
「想辦法把長照資源送到需要的人手裡,」郭慈安分享經驗說,可以從長輩較易接受方式,如改善物質條件下手,譬如透過輪椅、拐杖等輔具申請,或是居家修繕等,藉此登門拜訪,了解狀況,提供必要協助。
此外,擅用長輩常用的通訊工具如Line,也可以加強傳遞與分享長照資源。「我會把衛福部Line上的有用訊息直接傳給親友,」吳泠諠建議,政府單位不妨利用衛福部的Line,定期提供照顧者及長照資源等相關訊息。
關鍵三:成年子女陪伴長輩參加據點活動
即使與家人同住,老老照顧也可利用鄰裏服務據點,聊天、上課、活動、交友,保持跟社會接觸,有益身心健康。
但長輩抱怨不想出門怎麼辦?「長照服務據點走出家門就有,但必須要家人陪伴去,」郭慈安提到,成年兒女與其耳提面命長輩不要宅在家,不妨請個半天假,親自陪伴長輩一起去據點上課。
作家張曼娟每天送父母去長照服務據點上課,她戲稱是托老所,希望每天早上有校車接媽媽去上課,放學再送回家,因為她清楚看見母親參與課程後的改變:不愛出門的母親,上課之後興高彩烈買了一雙新的白佈鞋,迫不急待要穿出去走走,活動力、肌力、心情都變好。
或者,你可以雞婆一點,分享好用的長照資訊給親友;若是看到路上有恍神、走失或迷路的長輩,可以撥打1966或1999專線,讓相關單位提供協助。
附註:
*高風險家庭照顧者初篩指標:
.照顧者有自殺意念
.照顧者有急性醫療需求
.照顧者有精神疾病或疑似有精神疾病
.照顧精神疾病患者
.需照顧2人以上
.年紀大的照顧者
.有家暴情事
.沒有照顧替手
.照顧失智症者
.想申請政府資源(社會救助、長照服務等),但不符合資格
.面臨外籍看護工空窗
.男性照顧者
只要符合上述指標中的任一項,即為高風險家庭照顧者特質,可撥打
0800-507272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
延伸閱讀:
(中時新聞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佈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